华发40年故事之六十九|田丰:外简内丰,行者无疆

发布时间:2021-05-19分类:公司新闻

动图1.gif


1.jpg


田丰,现任华发集团内控管理中心副主任、法律事务部总经理,华发城市运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法务风控合规中心首席法律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民商法学博士,美国印地安纳大学法学硕士,英国皇家特许仲裁员协会会员;兼任珠海市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珠海市律师协会公司与公职律师工作委员会主任,深圳国际仲裁院、珠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等。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完成者,出版了学术专著《中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研究》。2007年加入华发。


在华发集团大院,常能看见法务部总经理田丰那标志性的身影:剃光的头,双肩包,身形矫健,步履轻快,望上去有股“竹杖芒鞋轻胜马”的自在和从容。


田丰的生活方式极简,但精神世界又极丰。他每天长跑,每晚读书,绝少聚餐和看电视,上下班途中听古典音乐、晚饭后偶尔弹钢琴、练书法。常年留着的光头,那是他自己剃须时顺手剃的,“连胡子带头发5分钟内解决问题。15年来从未到过理发店,这给我省了不少时间。”


他又是第一位在华发成长起来的博士、有记载的第一位加入华发的海归和最早的法务主管。在专业领域打过多场硬仗,身上的头衔凸显他的“极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英国皇家特许仲裁员协会会员、珠海市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际仲裁院仲裁员,法律出版社为他出过学术专著……


在法务部,大家喜欢叫他“田律师”,因为他更像一个师傅。加入华发14年,他和法务团队一起乘风破浪,使华发集团获批珠海首家公司律师试点单位,成为地方国企法务标杆,为公司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一次抉择


2.jpg

2006年,田丰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


14年前加入华发的一幕充满了戏剧性。


那是2007年的一个傍晚,田丰走出自己位于北京金融街写字楼的律所办公室,参加几个留美老同学的聚餐。大家照例吐槽空气质量之时,身边一位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全球管理合伙人告诉田丰:珠海一家上市公司正在组建法务部,牵头负责的老总要求很高,自己推荐了好几个人选都被“退货”。“老田,你去试试吧!”


一听珠海,田丰欣然答应,谁不知那里空气好啊!


不久,他接到时任华发股份董事会秘书谢伟的电话:“田律师啊,您先帮我们审一下这个合同吧,我们有点着急。”此后,谢伟隔三差五发来一些合同,请田丰帮忙“把把关”。就这么“隔空过招”一段时间之后,两人在深圳一家咖啡馆见面了。


在与时任华发股份副总经理的李光宁进一步面谈后,田丰发现这家企业的高管视野开阔、思维敏捷、作风务实,“虽然说是国企,但我觉得他们很有闯劲,工作节奏绝不亚于外企,是一个干事业的地方。”很快,田丰辞去了北京的工作,出任华发股份首任法务部主管,在董事会秘书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


在同行眼中,公司法务是一份稳定而轻松的工作,田丰一度也这么以为,但他很快领教了华发“拼命三郎”的作风。“每天审十几份合同,还要随时解答法律咨询,出差考察项目时也得实时在线,熬夜是常态。”


在激战中练兵


2009年,珠海市政府授权华发集团建设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华发选调业务骨干组建项目公司,田丰受命搭建法务部,来到了一个更加激烈的“战场”。


十字门项目作为横琴大开发的启幕之作,不仅是珠海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也是华发集团跨越发展的破冰项目。万事开头难,会展组团最初的40亿启动资金从哪里来?超高写字楼、超大跨度钢结构等高难度施工如何管理?全球招标、跨国合作、“多兵种作战”怎样协调?在集团高层领导的指挥下,曾在国外担任某多国合作建设项目总承包商法律顾问的田丰参与了法律框架的搭建工作。


在市政府确定了项目开发模式后,为了尽早完成投资方、设计方、施工方等的招标并签署最初的合同,田丰和来自财务、招采、成本等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外聘律师约七八个人自我隔离在一栋宾馆里,夜以继日地讨论、修改,终于在一周后“炮制”出了招标文件、合作框架协议、项目投资与建设合同等最基础的法律文件。十字门大开发的战场遂迅速铺开。


2010年春,为了引进喜来登酒店和瑞吉酒店,华发集团与喜达屋集团进行了一场艰苦的谈判,熟悉美国法律的田丰也加入到了工作小组。由于规划中的酒店所在地还是一片田野,招人家来谈判已属不易,而对方作为行业巨头,其合同文本经过几十年积累已经相当严密、步步为营,中方每一条更改都要费尽全力。


在李光宁的亲自指挥和外聘律所协助下,田丰与公司相关业务领导一起,最终争取到了双方都能接受的所有法律条款和商业条款。


正式签约前夕,田丰和华发的酒店业务专家何江等一行带着6套足有牛津英汉词典厚的合同,用行李箱送到喜达屋集团亚洲总部,与外方逐页核对条款,从清晨一直干到后半夜。紧张和疲惫之中,田丰竟然把对方写字楼洗手间的钥匙带回了珠海。


工地内外每天都会产生数十份合同,时间紧、金额大,不容有丝毫纰漏。“大家都在等着与合作方签字,赶工程进度。业务部门问的不是几天能回复,而是几点钟能回复。”田丰回忆,当时法务部仅有四五个成员,从早到晚忙得透不过气来。


3.jpg

2014年元旦,田丰从建设中的珠海国际会展中心楼顶走过


对于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建设团队来说,“5+2”“白+黑”绝不仅是一句口号。为保证项目建设这辆“高速行进的列车”不出轨、不翻车,必须建立一套简便而又细致的合同处理机制。田丰带领同事拟定了几十份合同模板,并制定了华发集团第一部《合同事务处理规程》。这个规程牵涉到多个部门,每个部门工作的边界、标准、期限都列得清清楚楚,所有环节都得到标准化处理,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保障了公司业务的高效运行。


经过历年不断修订和完善,这份《合同事务处理规程》已在华发集团“4+2”板块全面推广,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制度。2019年底,这项制度在IT系统的加持下已经变身为法务信息系统,正在逐步实现大数据检索、风险提示等功能,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好制度的每一个条款都是从实际需要中‘长出来’的。”田丰认为这是华发集团迄今最成功的制度之一,它所体现的高效、严谨、务实的理念,也早已融入华发的基因。


2014年10月,珠海国际会展中心落成,田丰站在自己工地办公室原址上眺望层层海浪,想起五年间翻天覆地的变化,朗声吟诵了他刚刚在澳门发表的近千字古体散文《十字门赋》:“十字门前雨潇潇,百里红尘水上漂。几度蕉林出沧海,几多大梦掀云涛……”


术中求道


在华发14年,田丰先后牵头组建了华发城市运营、华发金融投资、华发商贸控股、华发现代服务以及华发集团本部等多个法务部,是华发法务系统的奠基人之一。


早期的十字门公司法务部4人拥有5个硕士学位,两位美国海归,被公认为全公司学历最高的部门,这正是田丰严把进人关的结果。为了避免自己受到表面印象的干扰,田丰坚持先笔试,成绩过关后再面试。多年下来,这已成为集团法务岗位招人的传统。


对于法务管理,田丰有着相当深刻的认识:


——“企业存在的价值首先是赚钱”,法务工作也应牢记这一点。作为中后台,得甘于寂寞。法务更多的时候是企业机体的“内脏”,领导感觉不到你存在时恰恰说明企业运转良好。


——哪个部门都有做大做强的冲动,但站在企业整体利益上未必需要,“正如你不需要很大个儿的肝脏”。


——年轻的法律人该如何施展抱负呢?田丰指出了两条道路:一是逐渐介入管理而淡化专业,跻身领导岗位;二是埋头专业深耕细作,炼成行业专家。对有志前者的同事,他积极扶持。在城市运营板块,他就这样主动让贤,自己则“退居二线”。对属意后者的同事,他则鼓励说:“企业法务是一个成就专家的理想平台。你不用做市场,生活有规律,还能围绕公司主业专注于一个领域,只要坚持学习,没理由做不成专家。”


为了帮助同事做好专业,田丰建立了一套内训机制,每两周一次内训,十年几乎没断过。内训既有部门成员间的分享,也有兄弟部门的交流。随着华发集团发展壮大,来自五湖四海的精英纷纷加盟。无论是财务的、投资的,还是工程的,但凡有机缘,田丰总会兴致勃勃地上门聊一聊,邀请他们为部门授课。田丰甚至把自己的老师,中国著名法学家梁慧星、孙宪忠教授先后请到华发,对法务人员进行培训,这等规格在珠海企业界不曾有过。


4.jpg

2019年5月,田丰参加华发教育公司商务谈判


为了锻炼年轻人,田丰独创了一套“包产到户,双重顾问”的管理模式:部门每个人独立负责若干业务单位,担任全权法律顾问,田丰自己则作为这些顾问们的顾问,重大事项和复杂问题随时指导,此举让团队成员迅速成长,都能独当一面。


为了使管理上台阶,在十字门法务部创立之初,田丰向时任十字门公司董事长李光宁提出参照美国公司律师制度打造法务团队的想法,在得到首肯后开始了积极探索。不久,一位德高望重的专家型领导顾雪挺加入华发担任集团法务总监,成为田丰亦师亦友般的上司。两人携手努力,华发集团在2014年成为珠海首家公司律师试点单位。七年来,华发集团已培养出执业公司律师13人,其中数人加入省、市律师协会工作委员会。


这支强大的公司律师队伍,让华发集团做到了“没事不惹事,有事不怕事”,多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官司累计不到50件,在同规模企业中非常少见,而诉讼结果则近乎“必胜客”。


田丰认为,“必胜”的原因在于专业基础和日常工作的扎实。一位多次到华发观摩的资深律师赞叹道:“如果挂上一块律师事务所的牌子,你们也会是珠海最强的律所。”


至简至大


“我的几位老师都是生活极简的,一开始我还觉得不可理喻,后来才渐渐体会到至简至大的道理。”田丰是中国民法学泰斗王家福先生的关门弟子,是现任全国人大宪法与法律委员会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孙宪忠教授直接辅导的博士,也是中国民法学界领军人物、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梁慧星教授指导过的学生。


老师们的学术苦行僧生活对田丰有深远的影响。多年来,他一概不参加酒局应酬,却热衷于同道切磋,喜欢和高手过招。


5.jpg

2019年,田丰在深圳国际仲裁院与行业著名专家组庭并担任首席仲裁员


在田丰的业余活动中,学术研究是最大的爱好。他结合自己在城市土地开发中的思考写成了《中国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研究》书稿,获得中国法律界最权威的出版机构法律出版社的高度评价,不仅同意出版,而且还主动向国家社科基金办推荐,最终列入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计划,成为国家级科研项目。


该书于2018年7月面世,孙宪忠教授在序言中写道:该书“可视作对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的一份法律审查意见书”,“加深了学界对其中一些具体、复杂问题的认识”,“是一篇能够反映时代需求的佳作。”


2017年11月,田丰罕见地请了年休假,应邀回到母校美国印地安纳大学发表学术报告,用娴熟的英语以《中国当代民法典的制定》为题向美国法官、律师和学界人士阐述中国民商事法律基本问题,引起热烈反响。老上级谢伟得知后调侃道:“以前都是美国人对中国人讲法律,现在咱中国人去跟美国人讲法律了!”


田丰也热心于知识分享,让法律更广地服务企业和社会。他是华发集团内部金牌讲师。2019年,他凭着自己对“债权行为与物权行为”等民商事法律概念的精准把握,代表华发集团夺得珠海澳门企业培训师大赛总冠军,接着又代表珠海市参加十几万人激烈角逐的“我是好讲师”大赛并一举夺得全国亚军。


2020年2月,新冠疫情大爆发,网络上关于“不可抗力”的炒作铺天盖地,使众多企业受到误导甚至陷入法律困境。田丰利用春节假期研究了德、法、日、瑞等多国民法典相关条文以及中国台湾、欧盟、英美等相关法律制度。为了解决广大企业的燃眉之急,他效法医疗界一些专家放弃发表论文而投身临床的做法,把构思中的学术论文写成通俗易懂的文章《疫情之下,究竟是“不可抗力”还是“情势变更”》,在微信上刚一发出就接到包括某著名国际仲裁机构负责人、某超大城市公证协会负责人的来电,对此行为表示赞赏。海内外专业网站和财经媒体也迅速转载。直到一个月后,还有不少海外律师联系田丰表示赞同。接着田丰应邀在三江直播平台专题讲授《教你几个熬过疫情的法律工具》,同时在线达3千余人,讲座为华发系统免费开放。


2020年5月《民法典》颁布至今,珠海市律师协会、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珠海市国资委、中山市国资委等许多专业团体和政府机关不断向华发集团发函,邀请田丰博士讲授《民法典》。作为华发法务的形象大使,“田丰的讲课以平实的语言、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令人深受裨益”,珠海市国资委网站报道如是说。上周四,田丰再次到市国资委授课,“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运用生动鲜活的案例和幽默风趣的语言,介绍了《民法典》的有关担保制度,对加强企业管理和法律风险防范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国资委网站这样评价。而华发员工更是近水楼台,多次通过线上平台、线下集中等形式学习了田丰主讲的全套民法典系列课程。


常年的废寝忘食,使田丰的身体也经受了一番磨炼。在工作强度最大的几年中,田丰先后遭受带状疱疹、全身湿疹的折磨。多种医疗手段无效的情况下,最终靠着长跑运动从疾病中挣脱出来。他至今每天跑步5公里,多次参加马拉松10公里赛,获得过横琴马拉松半程完赛奖牌。


“下了班回到家,一脱衣服就开跑。越是简单的越能坚持下来。”田丰说。现在的他身形矫健,精力旺盛,对比刚来华发时那个文弱书生,他说“自己发生了一场蜕变,而这种蜕变的根源,首先要归功于华发为个人成长提供的机遇和舞台。”


谈到未来,他说将继续恪守“不允许平庸”的人生信条,与内控管理中心和法务部门同事一道,踏实、务实地做好专业,跟华发一起成长。


动图2.gif


地址:珠海市昌盛路155号综合发展大楼电话:0756-8131749